手机版

世界第一高桥山区桥梁跨径第一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

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与黔西南州贞丰县交界的北盘江花江段,标志着六安(六枝—安龙)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大桥已于2025年9月28日正式通车,当前为“世界第一高桥”兼“山区桥梁跨径第一桥”。

一、主要技术指标

桥梁类型:单跨钢桁梁悬索桥

全长:2890 m

主跨:1420 m(山区悬索桥世界第一)

桥面至水面净高:625 m(全球最高)

主塔高度:262 m(门式框架混凝土塔)

主缆:每根主缆217股、每股91根ϕ5.7 mm高强钢丝,钢丝总长9.3万km;设计强度2000 MPa

设计时速:80 km/h,双向四车道

抗震/抗风:按Ⅷ度设防,可抗55 m/s峡谷瞬时风

设计寿命:100年

二、技术亮点与材料创新

智慧缆索吊装系统——600m高空毫米级精准对位,内置光纤光栅传感器,可24 h监测缆力、温度、湿度,湿度>64%自动启动除湿系统,确保主缆百年耐久。

多重抗风措施(水平导流板+中央稳定板+可调节翼板),可抑制峡谷强风引起的颤振

主缆健康监测——内置光纤传感器,实时感知温湿度与应力,并联动自动除湿系统

锻焊组合式索鞍——传统整体铸造改为“锻-焊”分体制造,单件最大重量由70 t降至41.3 t,减重30%,抗压强度提高44%,方便峡谷高空吊装。已获21项专利,多项成果纳入国家桥梁建设标准。

2000 MPa级超高强钢丝

国内首次大规模工程应用,减少主缆直径与自重21%,降低风阻和锚碇规模。

白云岩粉替代粉煤灰

利用隧道开挖石料磨粉配制锚碇混凝土,节省约500万元,降低碳排放。

虚拟预拼装+北斗毫米级测量

全部钢桁梁先在数字平台“彩排”,600 m高空现场拼装一次合龙成功,误差<2 mm。

三、建设历程

开工:2022-01-18

塔身封顶:2023-12

首片钢桁梁吊装:2024-11

全桥合龙:2025-01-17

桥面贯通/附属完成:2025-03~09

桥面沥青铺装完成:2025-07-15

通过荷载试验:2025-08

通车运营:2025-09-28

四、施工难点与对策

峡谷瞬时风:桥址风场复杂,与高校共建20余套测风站,实施“风窗”作业;猫道、缆吊提前风稳专项设计。

大体积锚碇:单个锚碇混凝土约16万m³,采用分层分块温控、大体积混凝土智能养生系统,无一条温度裂缝。

高空狭窄场地吊装:研发智能缆吊系统,最大起吊215 t,可在6级风下自动调位。

五、经济社会与旅游价值

通行便利:

作为六安高速的控制性工程,连接安顺市关岭县与黔西南州贞丰县,将两岸车程由2小时缩短至约2分钟,六枝至安龙行车时间由3小时压缩至1.5小时。

桥旅融合(贵州“桥旅3.0”示范):

云渡服务区——与大桥同步投运,集餐饮、观景、运动体验于一体

观光电梯(207m高)、桥上咖啡厅、悬崖酒店、灯光水幕秀等设施已陆续实施

极限运动——蹦极、荡绳、铁人三项等国际赛事已启动试运营,目标打造“世界峡谷极限运动胜地”。

旅游联动:大桥串联黄果树、龙宫、万峰林三大景区,形成世界级喀斯特旅游环线,预计年增游客300万人次以上。

六、获奖与标准制定

已获授权专利21项(发明17项、实用新型4项),多项成果纳入《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等国家或行业标准。

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七、区域与经济影响

花江峡谷特大桥不仅刷新了“高度+跨度”双料世界纪录,更以智能制造、高强材料、数字监测和绿色施工为全球山区峡谷桥梁提供了成套“中国方案”,成为中国桥梁技术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标志性工程。

形成贵阳—黄果树—花江峡谷—双乳峰一小时旅游圈,助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贯通贵州西部纵向能源通道与景观大道,加速六盘水、安顺、黔西南三市(州)资源互通和产业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