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朝时期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才横溢,作品风格雄奇奔放、豪迈飘逸,语言生动自然,富于想象和夸张,善于以瑰丽的意象和激昂的情感表达个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出生于唐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也有文献记载其可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关于他的祖籍,有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其祖籍在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具有一定的皇族血统,自称是凉武昭王李皓的后代。李白一生酷爱自由,不拘小节,喜好饮酒、游览名山大川,结交朋友,这些经历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源泉。他在长安期间,因其才华出众而受到贺知章等人的赏识,并被推荐给唐玄宗,曾一度担任翰林供奉,但不久后因不受宫廷束缚的性格而离开朝廷,过上了漫游的生活。
李白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约有一千多首,其中包括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如《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以及《将进酒》等,这些诗篇展现了他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李白与同时代的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齐名,并称“李杜”,二人共同构成了唐代诗歌史上的双峰,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友谊也被传为佳话,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