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德特大桥是京沪高速铁路(北京—上海)上的一座旱地高架特大桥,全长约105.88公里,位于河北省沧州市至山东省德州市之间,是京沪高铁全线最长的桥梁之一。
一、基本概况
桥型:旱桥(高架桥),基本无跨越大河湖水域,主要为跨越平原农田、道路、沟渠而设。
全长:约105.88公里。
设计速度:与京沪高铁一致,为380公里/小时(运营速度350公里/小时)。
通车时间:桥梁主体于2010年建成,2011年7月1日随京沪高铁全线正式通车运营。
二、工程意义
缩短时空距离:通车后,沧州至德州的铁路通行时间由原来的约50分钟缩短至26分钟。
经济拉动:极大促进了河北沧州与山东德州之间的经济、人员往来,为环渤海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交通支撑。
技术价值:作为京沪高铁最长桥梁之一,代表了我国在高速度、长距离铁路桥梁建设方面的成熟能力。
三、技术特点(根据京沪高铁整体技术标准)
结构形式:多采用简支箱梁+连续梁组合,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为钻孔灌注桩基础。
无砟轨道:铺设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保障高速列车运行平稳性。
抗震防风:桥梁设计满足华北地区地震烈度及风荷载要求,具备高耐久性和低维护特点。
四、现状(截至2025年)
沧德特大桥目前已运营14年,仍保持良好的结构状态,是京沪高铁最繁忙的区段之一。近期地方市政工程中,如新华西路下穿沧德特大桥项目,正在进行桥墩变形和轨道状态第三方监测,说明桥梁仍在重点保护与管理之中。
